卓思穎 Chloë Cheuk


卓思穎。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卓思穎。《剎那電光中的我》,2024年,石膏、水晶、鏡子、電鍍樹脂,24 x 31 x 31 厘米 (9.5 x 12.2 x 12.2 英吋),獨一無二。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卓思穎。《剎那電光中的我》(細節),2024年,石膏、水晶、鏡子、電鍍樹脂,24 x 31 x 31 厘米 (9.5 x 12.2 x 12.2 英吋),獨一無二。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卓思穎。《⋯⋯直到我被找到(小型版本)》,2017年,不鏽鋼,水晶,69 x 74 x 61 厘米 (27.2 x 29.1 x 24 英吋),版本:1/3 + 1 AP。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卓思穎。《⋯⋯直到我被找到(小型版本)》(細節),2017年,不鏽鋼,水晶,69 x 74 x 61 厘米 (27.2 x 29.1 x 24 英吋),版本:1/3 + 1 AP。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卓思穎。《依偎》(細節),2015年,金屬、燈泡、電線,17 x 17 x 15 厘米 (6.7 x 6.7 x 5.9 英吋),版本:2/3 + 1 AP。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卓思穎。《依偎》(細節),2015年,金屬、燈泡、電線,17 x 17 x 15 厘米 (6.7 x 6.7 x 5.9 英吋),版本:2/3 + 1 AP。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業縫」展覽視角,PODIUM 畫廊 (香港),2024 年 7 月 13 日 至 9 月 1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業縫」展覽視角,PODIUM 畫廊 (香港),2024 年 7 月 13 日 至 9 月 1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業縫」展覽視角,PODIUM 畫廊 (香港),2024 年 7 月 13 日 至 9 月 1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簡介 卓思穎(生於 1989 年,現工作並生活於香港和蒙特利爾)以裝置藝術、互動媒體、攝影及錄影,探討個人與社會間的情感結構。她的作品與日常生活經驗及記憶產生共鳴,運用極簡卻充滿靈性的藝術語言,展現物象的隱喻意義,並在個人與集體層面上啟發親密對話。其個展包括蒙特利爾 ELLEPHANT Galerie(2020)、蘇黎士 Dienstgebäude 藝術空間(2017)、香港 Things that can happen(2015)、香港 100ft. Park(2015)、香港錄影太奇(2015)及蘇黎士 ZHdK Switzerland(2015)。她亦參與多個群展,包括香港錄影太奇(2023)、香港大館(2022)、香港聲音掏腰包(2021)、香港歌德學院(2020)、香港韓國文化中心(2019)及巴塞羅納 LOOP 藝術節(2016)。她在 2014 年第 19 屆香港 ifva 節(互動媒體類)獲頒特別提名獎,其作品亦被香港 M+ 博物館收藏。卓氏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並在加拿大魁北克康科迪亞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

查看簡歷


作品
卓思穎
《剎那電光中的我》
2024年
石膏、水晶、鏡子、電鍍樹脂
24 x 31 x 31 厘米 | 9.5 x 12.2 x 12.2 英吋
獨一無二

查詢
卓思穎
《依偎》
2015年
金屬、燈泡、電線
17 x 17 x 15 厘米 | 6.7 x 6.7 x 5.9 英吋
版本:2/3 + 1 AP

查詢
卓思穎
《⋯⋯直到我被找到(小型版本)》
2017年
不鏽鋼,水晶
69 x 74 x 61 厘米 | 27.2 x 29.1 x 24 英吋
版本:1/3 + 1 AP

查詢
卓思穎
《我還好,我很好,我很快樂》
2016年
打印機,紙,亞膠力,鐵,馬達
尺寸可變
獨一無二

查詢

展覽
業縫
藝術家:卓思穎、許頌靈、許方華、李建霆 、陶伊
香港
2024年7月13日—9月14日

PODIUM

香港黃竹坑
香葉道4號
怡達工業大廈9樓D室

星期二至六
早上11時至晚上7時
公眾假期休息
Instagram FacebookYouTube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