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與田 Ittah Yoda 


伊塔·與田。攝影:  Luca Meneghel。由藝術家提供。
「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蔚嵐》,2025 年,油畫棒、藝術家從里昂和其他地區收集的顏料、兔皮膠、亞麻布面油畫,120 x 160 厘米 (47.2 x 63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蔚嵐》(細節),2025 年,油畫棒、藝術家從里昂和其他地區收集的顏料、兔皮膠、亞麻布面油畫,120 x 160 厘米 (47.2 x 63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蔚嵐》(細節),2025 年,油畫棒、藝術家從里昂和其他地區收集的顏料、兔皮膠、亞麻布面油畫,120 x 160 厘米 (47.2 x 63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蔚嵐》(細節),2025 年,油畫棒、藝術家從里昂和其他地區收集的顏料、兔皮膠、亞麻布面油畫,120 x 160 厘米 (47.2 x 63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晨曦》,2025 年,油畫棒、藝術家從里昂和其他地區收集的顏料、兔皮膠、亞麻布面油畫,80 x 120 厘米 (31.5 x 47.2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晨曦》(細節),2025 年,油畫棒、藝術家從里昂和其他地區收集的顏料、兔皮膠、亞麻布面油畫,80 x 120 厘米 (31.5 x 47.2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晨曦》(細節),2025 年,油畫棒、藝術家從里昂和其他地區收集的顏料、兔皮膠、亞麻布面油畫,80 x 120 厘米 (31.5 x 47.2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晨曦》(細節),2025 年,油畫棒、藝術家從里昂和其他地區收集的顏料、兔皮膠、亞麻布面油畫,80 x 120 厘米 (31.5 x 47.2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亞比該》,2024 年,鍍銅鋼、蠟、藝術家拾得並轉化的赭石和岩石:阿爾烏拉(沙烏地阿拉伯)、呂貝隆和瓦西維埃爾島(法國)、麻薩諸塞州(美國)、佩恰和阿爾佐(瑞士)、吹製玻璃水晶、與大衛·奇耶茲(馬克·巴克斯頓香水公司,盧齊)共同創作的嗅覺作品《學會飛翔》和《拉斯科》,54 x 81 x 32 厘米 (21.2 x 31.9 x 12.6 英寸)。
伊塔·與田,《亞比該》(細節),2024 年,鍍銅鋼、蠟、藝術家拾得並轉化的赭石和岩石:阿爾烏拉(沙烏地阿拉伯)、呂貝隆和瓦西維埃爾島(法國)、麻薩諸塞州(美國)、佩恰和阿爾佐(瑞士)、吹製玻璃水晶、與大衛·奇耶茲(馬克·巴克斯頓香水公司,盧齊)共同創作的嗅覺作品《學會飛翔》和《拉斯科》,54 x 81 x 32 厘米 (21.2 x 31.9 x 12.6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亞比該》(細節),2024 年,鍍銅鋼、蠟、藝術家拾得並轉化的赭石和岩石:阿爾烏拉(沙烏地阿拉伯)、呂貝隆和瓦西維埃爾島(法國)、麻薩諸塞州(美國)、佩恰和阿爾佐(瑞士)、吹製玻璃水晶、與大衛·奇耶茲(馬克·巴克斯頓香水公司,盧齊)共同創作的嗅覺作品《學會飛翔》和《拉斯科》,54 x 81 x 32 厘米 (21.2 x 31.9 x 12.6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亞比該》(細節),2024 年,鍍銅鋼、蠟、藝術家拾得並轉化的赭石和岩石:阿爾烏拉(沙烏地阿拉伯)、呂貝隆和瓦西維埃爾島(法國)、麻薩諸塞州(美國)、佩恰和阿爾佐(瑞士)、吹製玻璃水晶、與大衛·奇耶茲(馬克·巴克斯頓香水公司,盧齊)共同創作的嗅覺作品《學會飛翔》和《拉斯科》,54 x 81 x 32 厘米 (21.2 x 31.9 x 12.6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Iris》,2024 年,鍍銅鋼、蠟、藝術家拾得並轉化的赭石和岩石,45 x 7 x 26.9 厘米 (17.7 x 2.8 x 10.6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Iris》(細節),2024 年,鍍銅鋼、蠟、藝術家拾得並轉化的赭石和岩石,45 x 7 x 26.9 厘米 (17.7 x 2.8 x 10.6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Iris》(細節),2024 年,鍍銅鋼、蠟、藝術家拾得並轉化的赭石和岩石,45 x 7 x 26.9 厘米 (17.7 x 2.8 x 10.6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塔·與田,《Iris》(細節),2024 年,鍍銅鋼、蠟、藝術家拾得並轉化的赭石和岩石,45 x 7 x 26.9 厘米 (17.7 x 2.8 x 10.6 英寸)。攝影:胡樂行。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簡介
維吉爾·伊塔 (1984 年出生於巴黎,現工作並生活於巴黎) 和與田海  (1985 年出生於東京,現工作並生活於巴黎) 組成的二人組伊塔·與田,通過多感官和治療性的敘事方式構想後人類世的世界,當中,自然與數碼領域在「共生世」之初相互交織、融合及共同進化。他們的雕塑、繪畫和裝置彷如受到虛擬現實和資訊技術的影響,呼應著有機形態和媒材的同時也超越時域。他們的作品透過與不同藝匠的跨文化的創意合作發展而成,體現在彼此連結的載體中,收錄和分享來自其週遭環境的「遺傳藝術」(genetic-artistic)訊息。他們最近的個展包括巴黎 Jérôme Poggi 畫廊(2023 年)、紐約國內外空間(2022 年)、巴黎 Poush Manifesto(2021 年)、維爾紐斯 Rupert at Apiece 空間(2021 年)、巴黎國際藝術之家(2020 年)等。最近的群展包括雅加達 ROH Projects(2024 年)、東京 Hagiwara Projects(2024 年)、奧貝維利埃 Poush(2024 年)、成都 Posh x Zhi藝術美術館(2024 年)、盧加諾 Bally 基金會(2024 年)、阿維尼翁 Poush x Collection Lambert(2023 & 2024 年)、勃艮第雅各賓修道院(2023 年)、巴黎大皇宮(2022 & 2023 年)、昂熱美術館(2023 年)、讓·科克托文化中心(2023 年)、濱湖博蒙瓦西維埃爾島國際藝術與風景中心(2023 年)等。

查看簡歷


作品
伊塔·與田
《亞比該》
2024 年
鍍銅鋼、蠟、藝術家拾得並轉化的赭石和岩石:阿爾烏拉(沙烏地阿拉伯)、呂貝隆和瓦西維埃爾島(法國)、麻薩諸塞州(美國)、佩恰和阿爾佐(瑞士)、吹製玻璃水晶、與大衛·奇耶茲(馬克·巴克斯頓香水公司,盧齊)共同創作的嗅覺作品《學會飛翔》和《拉斯科》
54 x 81 x 32 厘米 | 21.2 x 31.9 x 12.6 英寸

查詢
伊塔·與田
《鳶尾虹》
2024 年
鍍銅鋼、蠟、藝術家拾得並轉化的赭石和岩石
45 x 7 x 26.9 厘米 | 17.7 x 2.8 x 10.6 英寸

查詢
伊塔·與田
《晨曦》
2025 年
油畫棒、藝術家從里昂和其他地區收集的顏料、兔皮膠、亞麻布面油畫
80 x 120 厘米 | 31.5 x 47.2 英寸

查詢
伊塔·與田
《蔚嵐》
2025 年
油畫棒、藝術家從里昂和其他地區收集的顏料、兔皮膠、亞麻布面油畫
120 x 160 厘米 | 47.2 x 63 英寸

查詢


展覽
餘震
藝術家: 伊凡娜·帕斯奇、伊塔·與田、郭思涵、李睿仁、阮心藍
香港
2025年03月22日—05月24日

PODIUM

香港黃竹坑
香葉道4號
怡達工業大廈9樓D室

星期二至六
早上11時至晚上7時
公眾假期休息
Instagram FacebookYouTube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