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娜·帕斯奇 Ivana Bašić


伊凡娜·帕斯奇。由藝術家提供。
「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呼吸從她緊閉的嘴中滲出 #8》(細節), 2018年,呼吸、吹製玻璃、不銹鋼領圈, 80 x 17.8 x 15.9 厘米 (31.5 x 7 x 6.25 英吋)。攝影:胡樂行。圖片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呼吸從她緊閉的嘴中滲出 #8》(細節), 2018年,呼吸、吹製玻璃、不銹鋼領圈, 80 x 17.8 x 15.9 厘米 (31.5 x 7 x 6.25 英吋)。攝影:胡樂行。圖片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呼吸從她緊閉的嘴中滲出 #24》(細節), 2024年,呼吸、吹製玻璃、不銹鋼領圈, 68.9 x 19.1 x 18.4 厘米 (27.5 x 7.5 x 7.25 英吋)。攝影:胡樂行。圖片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呼吸從她緊閉的嘴中滲出 #24》(細節), 2024年,呼吸、吹製玻璃、不銹鋼領圈, 68.9 x 19.1 x 18.4 厘米 (27.5 x 7.5 x 7.25 英吋)。攝影:胡樂行。圖片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呼吸從她緊閉的嘴中滲出 #25》(細節), 2024年,呼吸、吹製玻璃、不銹鋼領圈, 74.9 x 15.9 x 17.8 厘米 (29.5 x 6.25 x 7  英吋)。攝影:胡樂行。圖片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呼吸從她緊閉的嘴中滲出 #25》(細節), 2024年,呼吸、吹製玻璃、不銹鋼領圈,74.9 x 15.9 x 17.8 厘米 (29.5 x 6.25 x 7  英吋)。攝影:胡樂行。圖片 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轉生:氣韻脈動」展覽視角,Schinkel Pavillon (柏林),2024 年 6 月 7 日 至 9 月 1 日。圖片由藝術家和Schinkel Pavillon (柏林)提供。
「轉生:氣韻脈動」展覽視角,Schinkel Pavillon (柏林),2024 年 6 月 7 日 至 9 月 1 日。圖片由藝術家和Schinkel Pavillon (柏林)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Metabole》, 2020-2024 年,客製化鑄造玻璃、不鏽鋼、粉紅色雪花石膏、吹製玻璃、呼吸、氣動錘、客製化賽車排氣歧管、客製化電路、麥克風、混音器、揚聲器、空氣壓縮機, 700 x 350 x 140 厘米(275.6 x 137.8 x 55.1  英吋)。圖片由藝術家和Schinkel Pavillon (柏林)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我曾經見過數個世紀和廣闊的旱地,都是久遠而廣闊的。我曾經到達過虛無,然而沒有任何事物是富有生命和濕潤的》, 2018-2024 年,不鏽鋼、粉紅色雪花石膏、蠟、吹製玻璃、呼吸、氣壓, 300 x 109 x 228 厘米(120 x 43 x 90 英吋)。圖片由藝術家和Schinkel Pavillon (柏林)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我曾經見過數個世紀和廣闊的旱地,都是久遠而廣闊的。我曾經到達過虛無,然而沒有任何事物是富有生命和濕潤的》(細節), 2018-2024 年,不鏽鋼、粉紅色雪花石膏、蠟、吹製玻璃、呼吸、 氣壓, 300 x 109 x 228 厘米(120 x 43 x 90 英吋)。圖片由藝術家和Schinkel Pavillon (柏林)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我曾經見過數個世紀和廣闊的旱地,都是久遠而廣闊的。我曾經到達過虛無,然而沒有任何事物是富有生命和濕潤的》(細節), 2018-2024 年,不鏽鋼、粉紅色雪花石膏、蠟、吹製玻璃、呼吸、氣壓, 300 x 109 x 228 厘米(120 x 43 x 90 英吋)。圖片由藝術家和Schinkel Pavillon (柏林)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我感覺到這一切都是久遠而廣闊的。 我曾經觸摸過虛無,然而沒有任何事物是富有生命和濕潤的 #2》, 2022年,白色雪花石膏、蠟、銅、氣壓、接地棒、不鏽鋼, 66 × 47 × 19.5 厘米 (26 x 18.5 x 7.7 英吋)。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我感覺到這一切都是久遠而廣闊的。 我曾經觸摸過虛無,然而沒有任何事物是富有生命和濕潤的 #5》, 2022年,皂石、蠟、白青銅、氣壓、銅、接地棒、不鏽鋼, 152.4 × 50.8 × 22.9 厘米 (60 x 20 x 9 英吋)。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伊凡娜·帕斯奇,《我也曾有成千上萬的閃爍纖毛,而我嶄新的、為大地而生的腹部正 在重生 | 姿態三 (#3)》, 2020年,蠟、青銅、呼吸、吹製玻璃、油漆、不鏽鋼、氣壓, 127 x 30.5 x 40.6 厘米 (50 x 12 x 16 英吋)。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簡介 伊凡娜·帕斯奇 (1986年出生於貝爾格萊德,現工作並生活於紐約)透過指涉不斷變形和抽象的本體,視覺化其對主體衍變至他者的轉化的研究。藝術家早期對南斯拉夫解體帶來的暴力和殘酷有著深刻的認知,這促使她運用蠟、玻璃、鋼鐵、白色雪花石膏、油彩以及呼吸和氣壓等非物質媒材創作神秘的雕塑作品,驅使觀者透過後人類主義和後主體(post-subject)視角徹底地重新想像本體論的固有框架。她的個展包括貝爾格萊德國家美術館(即將於2025年舉辦)、蒙彼利埃當代藝術中心(MO.CO. Montpellier Contemporain,2025年)和柏林香克爾展館(Schinkel Pavillon,2024年)。她還參與了許多群展,如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2025年)、巴黎拉法耶特前瞻(2023年)、柏林香克爾展館(2023年)、布拉格國家美術館(2021年)、邁阿密藝術與設計博物館(2020年)、阿姆斯特丹Het HEM(2020年)、塔林當代藝術博物館(2019年)、塔林庫穆藝術博物館(2019年)、杜塞爾多夫NRW論壇(2019年)、雅典雙年展(2018年)、貝爾格萊德雙年展(2018年)、格拉茨藝術家之家(2018年)、蒙彼利埃MO.CO. Panacée(2018年)、赫瑟藝術博物館(2017年)、弗賴堡藝術協會(2017年)以及美國惠特尼博物館(2016年)等。帕斯奇的作品已被惠特尼博物館永久收藏。

查看簡歷


作品
伊凡娜·帕斯奇
《呼吸從她緊閉的嘴中滲出 #8》
2018年
呼吸、吹製玻璃、不銹鋼領圈
80 x 17.8 x 15.9 厘米 | 31.5 x 7 x 6.25 英吋

查詢
伊凡娜·帕斯奇
《呼吸從她緊閉的嘴中滲出 #24》
2024 年
呼吸、吹製玻璃、不銹鋼領圈
68.9 x 19.1 x 18.4 厘米 | 27.5 x 7.5 x 7.25 英吋

查詢
伊凡娜·帕斯奇
《呼吸從她緊閉的嘴中滲出 #25》
2024 年
呼吸、吹製玻璃、不銹鋼領圈
74.9 x 15.9 x 17.8 厘米 | 29.5 x 6.25 x 7  英吋

查詢


展覽
餘震
藝術家: 伊凡娜·帕斯奇、伊塔·與田、郭思涵、李睿仁、阮心藍
香港
2025年03月22日—05月24日


最新消息
伊凡娜‧帕斯奇(Ivana Bašić)在法國的首次機構個展 — 「轉生」 將於2月14日在蒙彼利埃當代藝術中心MO.CO.開幕

2025 年 2 月 4 日

閱讀更多

藝術家伊凡娜·帕斯奇在柏林Schinkel Pavillon舉行首次機構個展

2024 年 5 月 23 日

閱讀更多
PODIUM

香港黃竹坑
香葉道4號
怡達工業大廈9樓D室

星期二至六
早上11時至晚上7時
公眾假期休息
Instagram FacebookYouTube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