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涵 Sihan Guo
郭思涵。由藝術家提供。
「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餘震」 展覽現場,PODIUM畫廊 (香港),2025 年 3 月 22 日 至 5 月 24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郭思涵,《藤壺跪坐著,與侵蝕的龕前,銅臉孕育與豐潤的巨型藤蔓——膨脹、而後決裂,凝華成手印;氧化金屬,瘀赭色,綠赭色,深粉色》,2025 年,木面油畫, 100 x 90 厘米(39.4 x 35.4 英吋)。攝影:胡樂行。 圖片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郭思涵,《藤壺跪坐著,與侵蝕的龕前,銅臉孕育與豐潤的巨型藤蔓——膨脹、而後決裂,凝華成手印;氧化金屬,瘀赭色,綠赭色,深粉色》(細節),2025 年,木面油畫, 100 x 90 厘米(39.4 x 35.4 英吋)。攝影:胡樂行。 圖片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郭思涵,《藤壺跪坐著,與侵蝕的龕前,銅臉孕育與豐潤的巨型藤蔓——膨脹、而後決裂,凝華成手印;氧化金屬,瘀赭色,綠赭色,深粉色》(細節),2025 年,木面油畫, 100 x 90 厘米(39.4 x 35.4 英吋)。攝影:胡樂行。 圖片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郭思涵,《神經刺,對於仙人掌的低保真掃描,新鮮魚鰓;橄欖綠,氧化銅綠,瘀赭,群青》,2025 年,雕刻木面油畫, 40 x 30 厘米(15.7 x 11.8 英吋)。攝影:胡樂行。 圖片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郭思涵,《神經刺,對於仙人掌的低保真掃描,新鮮魚鰓;橄欖綠,氧化銅綠,瘀赭,群青》(細節),2025 年,雕刻木面油畫, 40 x 30 厘米(15.7 x 11.8 英吋)。攝影:胡樂行。 圖片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郭思涵,《神經刺,對於仙人掌的低保真掃描,新鮮魚鰓;橄欖綠,氧化銅綠,瘀赭,群青》(細節),2025 年,雕刻木面油畫, 40 x 30 厘米(15.7 x 11.8 英吋)。攝影:胡樂行。 圖片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郭思涵,《蟄伏著的巨象脊柱,坍縮入無數鑿縫與褶皺,驚擾起陣陣銀喉的私語,在遙遠的地平線上遷徙;石灰藍,淺青,焦赭,洋紅》,2025 年,木面油畫, 130 x 120 厘米(51.2 x 47.2 英吋)。攝影:胡樂行。 圖片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郭思涵,《蟄伏著的巨象脊柱,坍縮入無數鑿縫與褶皺,驚擾起陣陣銀喉的私語,在遙遠的地平線上遷徙;石灰藍,淺青,焦赭,洋紅》(細節),2025 年,木面油畫, 130 x 120 厘米(51.2 x 47.2 英吋)。攝影:胡樂行。 圖片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郭思涵,《蟄伏著的巨象脊柱,坍縮入無數鑿縫與褶皺,驚擾起陣陣銀喉的私語,在遙遠的地平線上遷徙;石灰藍,淺青,焦赭,洋紅》(細節),2025 年,木面油畫, 130 x 120 厘米(51.2 x 47.2 英吋)。攝影:胡樂行。 圖片由藝術家和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簡介
郭思涵(2000年出生於上海,現工作並生活於上海和紐約)的抽象實驗建構出科技—諾斯底式的幻想景觀。她的畫作中滴狀的旋轉和莖狀紋路喚起了人們對解體、缺失和自我消除的想法,呼應了德勒茲的塊莖 (Rhizome)理論,暗示在無邊無際、去中心的現實結構中不受管控的能量流動。透過她對表面和繪畫雕刻過程的勞力處理,器皿狀、網狀及突觸般的、猶如正在溶解的景觀背景,並指向後人類、後主體和崩潰的空間視野;並以存在與缺失、現實與虛擬的神秘界限使觀眾著迷。她的個人展覽包括米蘭 Cassina Projects 畫廊(即將於 2025 年舉行)和紐約大學 Commons Gallery(2022 年)。她也曾參部份群展,包括倫敦Public畫廊(2025 年)、紐約 Alexander Berggruen 畫廊(2024 年)、帕爾馬 L21 Home畫廊 (2024 年)、里斯本 Pedro Cera畫廊 (2024 年)、上海 Third Street 畫廊(2024 年)、紐約 NARS 基金會(2023 年)和紐約Chambers畫廊(2023)等。
查看簡歷
作品郭思涵
《藤壺跪坐著,與侵蝕的龕前,銅臉孕育與豐潤的巨型藤蔓—膨脹、而後決裂,凝華成手印;氧化金屬,瘀赭色,綠赭色,深粉色》
2025 年
木面油畫
100 x 90 厘米 | 39.4 x 35.4 英吋
查詢 郭思涵
《神經刺,對於仙人掌的低保真掃描,新鮮魚鰓;橄欖綠,氧化銅綠,瘀赭,群青》
2025 年
雕刻木面油畫
40 x 30 厘米 | 15.7 x 11.8 英吋
查詢 郭思涵
《蟄伏著的巨象脊柱,坍縮入無數鑿縫與褶皺,驚擾起陣陣銀喉的私語,在遙遠的地平線上遷徙;石灰藍,淺青,焦赭,洋紅》
2025 年
木面油畫
130 x 120 厘米 | 51.2 x 47.2 英吋
查詢
展覽
餘震
藝術家: 伊凡娜·帕斯奇、伊塔·與田、郭思涵、李睿仁、阮心藍
香港
2025年03月22日—05月24日PODIUM
香港黃竹坑
香葉道4號
怡達工業大廈9樓D室
星期二至六
早上11時至晚上7時
公眾假期休息
Instagram FacebookYouTube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