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 Weera-it Ittiteerarak 


張喆。由藝術家提供。
張喆,《豔紅、甘甜和已枯謝的花:ขอโทษ(抱歉)》,2022/2024年,伏特加、無雄蕊的野生龍船花、玻璃瓶,28.8 x 28.8 x 12.5 厘米 (11.3 x 11.3 x 4.9 英寸)。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張喆,《豔紅、甘甜和已枯謝的花:ขอโทษ(抱歉)》 (細節),2022/2024年,伏特加、無雄蕊的野生龍船花、玻璃瓶,28.8 x 28.8 x 12.5 厘米 (11.3 x 11.3 x 4.9 英寸)。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張喆,《儘管缺席,二元仍在》,2024年,樹脂、玉白色大理石、LED燈,20.5 x 20.5 x 12.5 厘米 (8.1 x 8.1 x 4.9 英寸)。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張喆,《儘管缺席,二元仍在》 (細節),2024年,樹脂、玉白色大理石、LED燈,20.5 x 20.5 x 12.5 厘米 (8.1 x 8.1 x 4.9 英寸)。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張喆,《การแตกตา(萌芽)》(細節),2023/2024年,野生龍船花雄蕊、樹脂、黃色洞石盒,29.3 x 15.6 x 5 厘米 (11.5 x 6.1 x 2 英寸)。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最佳密友」展覽現場,PODIUM 畫廊 (香港),2024 年 12 月 7 日 至 2025 年 2 月 1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最佳密友」展覽現場,PODIUM 畫廊 (香港),2024 年 12 月 7 日 至 2025 年 2 月 1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最佳密友」展覽現場,PODIUM 畫廊 (香港),2024 年 12 月 7 日 至 2025 年 2 月 1 日。攝影:胡樂行。圖片由 PODIUM畫廊 (香港) 提供。


簡介於泰國長大並隨後回流香港,張喆(生於 1994 年,現工作並生活於香港)將攝影、錄像和雕塑裝置相互交織,指涉泰國神話和個人敘述並以之探討身份的流動性和科技與環境轉變的深遠影響。張氏曾於香港中文大學(2023 年);香港國際攝影節(2022 年)和香港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2020 年)舉辦個展。他參與的群展包括香港歌德學院(2022 及 2024 年);佛羅倫斯意大利當代藝術家邀請展(2024 年);香港 Yrellag 畫廊(2023 年);香港 Book Punch(2022 年);首爾 FLOOR_(2022 年);香港逸東酒店(2021 年);香港據點。句點(2019 及 2021 年);香港 SCM V+ 畫廊(2020 年)和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2017 年)。他的作品被柏林氣候藝術收藏館收藏。

查看簡歷


作品
張喆
《豔紅、甘甜和已枯謝的花:ขอโทษ(抱歉)》
2022/2024年
伏特加、無雄蕊的野生龍船花、玻璃瓶
28.8 x 28.8 x 12.5 厘米 | 11.3 x 11.3 x 4.9 英寸

查詢

張喆
《การแตกตา(萌芽)》
2023/2024年
野生龍船花雄蕊、樹脂、黃色洞石盒
29.3 x 15.6 x 5 厘米 | 11.5 x 6.1 x 2 英寸

查詢

張喆
《儘管缺席,二元仍在》
2024年
樹脂、玉白色大理石、LED燈
20.5 x 20.5 x 12.5 厘米 | 8.1 x 8.1 x 4.9 英寸

查詢

展覽
最佳密友
藝術家: 斯里洪·喬杜里、張喆、金大煜、卓永俊、路易斯·西爾圖
香港
2024年12月07日至2025年02月08日
PODIUM

香港黃竹坑
香葉道4號
怡達工業大廈9樓D室

星期二至六
早上11時至晚上7時
公眾假期休息
Instagram FacebookYouTube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