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展覽
漪界
© 曹舒怡(2024年),圖片由藝術家和 PODIUM 畫廊(香港)提供
展覽將於 2024 年 3 月 23 日(星期六)下午 2 至 7 時隆重開幕,展期至 2024 年 5 月 4 日(星期六)。三位藝術家均會出席開幕,並於下午 4 時舉行藝術家座談,活動以英語進行。
藝術家
預覽
曹舒怡《另一種書寫》(2024年)系列下的最新作品呈現為被加密於陸地物質中的化石小說,讓觀眾聯想到不可思議的微型景觀或外星隕石。作品由水基樹脂、鋁以及跨越不同時標的動物、植物和人類活動的碎片組成;源自真實地質表面、有機成型的形態、紋理和圖案代表了地球作為非語言銘文寶庫的記錄裝置。另外,使觀眾著迷的錄像作品《史前史及其後》(2024年)結合了顯微成像和手工建模數碼動畫,思索透過行星演化和人類活動而產生於生物和地質物質之間的深度嬗變。再者,曹氏呈現在由粗糙的淺灰色水泥塊製成的工業基座上的手工吹製硼矽酸鹽玻璃作品《陌生者的親密》(2023年)和上釉炻器《當它們摺疊並滲漏時》(2022 至 2023年),象徵著超越了生物分類與二元,以及互相連結的生命之間的酷疑親緣的縮影,促成無限往外蕩漾的根狀派生網絡。
阿納斯塔西婭·科馬爾的抽象繪畫交織著玻璃或電鍍聚合物雕塑結構,既是呈現了她在尖端科學領域的研究,亦探討藝術與當代生物工程之間不可思議的交叉點。散發著迷人的銀藍色調、宛如被一隻神秘的爬行生物纏繞的《鱷蜥》(2024年),標題在毛利語中意為「背部的山峰」或「帶刺的背部」;藉此探索這在楔齒蜥類倖存的成員身上,獨特古怪的身體部位和原住民文化中的含意,並了解牠們如何象徵一種蘊含祖先古老智慧和直覺的強大力量。帶有鬱蔥綠松石色調的《管水母》(2024年)帶有閃耀著光芒的鉤狀結構,深入探究這些高度多態性和複雜性的生物當中相互依存的性質。這些生物奇蹟之間的親緣關係激發觀眾思考質疑靜態、有限實體的狹義,以及協作對於世界建構的重要性。《矽藻》(2024年)以其浮現且突出的玻璃聚合物觸手,持續凸顯微生物在全球社群中的重要角色。被半透明、帶有孢子的囊狀真菌覆蓋著的彩虹色作品《子囊菌》(2024年),透過物質形成過程和循環,展望了這些「孢子射手」的無性或準性繁殖及其作為分解者的角色,如何促進跨地域和物種的無數親緣關係,揭示個體唇齒相依的同時亦是各自的複合體。
朴昭榮帶有閃亮紫羅蘭色和深藍色色調的繪畫與畫廊空間中的灰綠色水磨地磚形成鮮明對比,亦與不銹鋼面板產生和諧感。在《我正前往的人生路》(2024年)中,瀑布和冰川被塑造成一隻腳足,並融化於薄霧繚繞的水中。這幅呈現著濯足過程的作品表達了謙卑、愛、尊重、崇敬和服從之情,鼓勵觀者任由被水淹沒和洗禮,身體彷彿即將液化成由氫和氧組成的分子。《海浪之後》(2024年)描繪了當大地被如液態金屬的潮汐沖刷時,地球將會如何轉變的夢幻景觀。作品中,地帶山脈完全溶解並被抽象為濃稠流體,遠處也盤旋著一隻緩慢地接近觀者的模糊物體;這些都喚起了觀眾對前象徵界時期、被賤斥和充滿創傷的記憶。在朴氏小型的繪畫實驗中,《深海》(2024年)和《遺風》(2024年)勾畫了帶有怪異觸手和利爪的神秘生物,漫遊著未知的、淡紫色和金屬質感的波浪和風景。兩隻生物似乎都擁有如黑洞或燃燒的紅日的眼球,牠們不僅從畫布內凝視著觀眾,更綻放出這些奇妙的地球者讓人難以忘懷的酷疑。《天空之城》(2023年)則指涉宮崎駿於1986年編劇和導演的日本動畫奇幻冒險電影,探討地球未來矛盾和怪異的本質。
展覽現場
作品
曹舒怡
《N'ba N'ga如是說(當他們浮出並劈開水面)》
2021年
水基樹脂、丙烯顏料、玻璃
58.4 x 35.6 x 7.6厘米 | 23 x 14 x 3 英吋
《N'ba N'ga如是說(當他們浮出並劈開水面)》
2021年
水基樹脂、丙烯顏料、玻璃
58.4 x 35.6 x 7.6厘米 | 23 x 14 x 3 英吋
查詢
曹舒怡
《N'ba N'ga如是說(他石頭般的冷漠的圓眼,遇上她長形的眼睛)》
2021年
水基樹脂、丙烯顏料、玻璃
71.7 x 38.1 x 10.2 厘米 | 28 x 15 x 4 英吋
《N'ba N'ga如是說(他石頭般的冷漠的圓眼,遇上她長形的眼睛)》
2021年
水基樹脂、丙烯顏料、玻璃
71.7 x 38.1 x 10.2 厘米 | 28 x 15 x 4 英吋
查詢
曹舒怡
《N'ba N'ga如是說(居於泥濘的淺灘原生植物根系之間)》
2021年
水基樹脂、丙烯顏料
78.7 x 58.5 x 12.2厘米 | 31 x 23 x 4 英吋
《N'ba N'ga如是說(居於泥濘的淺灘原生植物根系之間)》
2021年
水基樹脂、丙烯顏料
78.7 x 58.5 x 12.2厘米 | 31 x 23 x 4 英吋
查詢
《另一種書寫(朝夕不定的黏稠)》
2024年
水基樹脂、鋁、蠔殼碎片、碎鮑魚殼、蛋白石、石頭、木材
96.5 x 72 x 11 厘米 | 38 x 28.3 x 4.3 英吋
查詢
曹舒怡
《另一種書寫(結晶關節和纖維肢體)》
2024年
水基樹脂、鋁、蠔殼碎片、碎鮑魚殼、蛋白石、石頭、木材
94 x 79 x 19 厘米 | 37 x 31.1 x 7.5 英吋
《另一種書寫(結晶關節和纖維肢體)》
2024年
水基樹脂、鋁、蠔殼碎片、碎鮑魚殼、蛋白石、石頭、木材
94 x 79 x 19 厘米 | 37 x 31.1 x 7.5 英吋
查詢
曹舒怡
《N'ba N'ga如是說(地面將如同當初上升一般再回落)》
2021年
水基樹脂、丙烯顏料
48.3 x 25.4×7.6厘米 | 19 x 10 x 3 英吋
《N'ba N'ga如是說(地面將如同當初上升一般再回落)》
2021年
水基樹脂、丙烯顏料
48.3 x 25.4×7.6厘米 | 19 x 10 x 3 英吋
查詢
曹舒怡
《當它們摺疊並滲漏時(萌)》
2023年
上釉炻器
30 x 18 x 18 厘米 | 12 x 7 x 7 英吋
《當它們摺疊並滲漏時(萌)》
2023年
上釉炻器
30 x 18 x 18 厘米 | 12 x 7 x 7 英吋
查詢
曹舒怡
《當它們摺疊並滲漏時(綻放)》
2022年
上釉炻器
47 x 30.5 x 30.5 厘米 | 18.5 x 12 x 12 英吋
《當它們摺疊並滲漏時(綻放)》
2022年
上釉炻器
47 x 30.5 x 30.5 厘米 | 18.5 x 12 x 12 英吋
查詢
曹舒怡
《當它們摺疊並滲漏時(觸)》
2023年
上釉炻器
43 x 25 x 28 厘米 | 17 x 10 x 11 英吋
《當它們摺疊並滲漏時(觸)》
2023年
上釉炻器
43 x 25 x 28 厘米 | 17 x 10 x 11 英吋
查詢
曹舒怡
《陌生者的親密之二》
2023年
手工吹製硼矽酸鹽玻璃
20.3 x 12.7 x 12.7 厘米 | 8 x 5 x 5 英吋
《陌生者的親密之二》
2023年
手工吹製硼矽酸鹽玻璃
20.3 x 12.7 x 12.7 厘米 | 8 x 5 x 5 英吋
查詢
曹舒怡
《帕布里特(原初之喜)》
2023年
上釉炻器
78.7 x 96.5 x 10.2厘米 | 31 x 38 x 4 in
《帕布里特(原初之喜)》
2023年
上釉炻器
78.7 x 96.5 x 10.2厘米 | 31 x 38 x 4 in
查詢
曹舒怡
《史前史及其後》
2024年
8K 解析度有聲錄像
8分45秒
版本:5 + 2 AP
《史前史及其後》
2024年
8K 解析度有聲錄像
8分45秒
版本:5 + 2 AP
查詢
曹舒怡
《陌生者的親密之三》
2023年
手工吹製硼矽酸鹽玻璃
15.2 x 12.7 x 12.7 厘米 | 6 x 5 x 5 英吋
《陌生者的親密之三》
2023年
手工吹製硼矽酸鹽玻璃
15.2 x 12.7 x 12.7 厘米 | 6 x 5 x 5 英吋
查詢
阿納斯塔西婭·科馬爾
《矽藻》
2024年
玻璃聚合物、木板丙烯
85 x 107.2 x 15.3 厘米 | 33.5 x 42.2 x 6英吋
《矽藻》
2024年
玻璃聚合物、木板丙烯
85 x 107.2 x 15.3 厘米 | 33.5 x 42.2 x 6英吋
查詢
阿納斯塔西婭·科馬爾
《管水母》
2024年
電鍍聚合物、木板丙烯
136.3 x 105.7 x 10 厘米 | 53.7 x 41.6 x 3.9 英吋
《管水母》
2024年
電鍍聚合物、木板丙烯
136.3 x 105.7 x 10 厘米 | 53.7 x 41.6 x 3.9 英吋
查詢
阿納斯塔西婭·科馬爾
《鱷蜥》
2024年
電鍍聚合物、木板丙烯
46.7 x 64 x 9.2 厘米 | 18.4 x 25.2 x 3.6 英吋
《鱷蜥》
2024年
電鍍聚合物、木板丙烯
46.7 x 64 x 9.2 厘米 | 18.4 x 25.2 x 3.6 英吋
查詢
阿納斯塔西婭·科馬爾
《子囊菌》
2024年
玻璃聚合物、木板丙烯
36 x 45.9 x 7.5 厘米 | 14.2 x 18.1 x 3 英吋
《子囊菌》
2024年
玻璃聚合物、木板丙烯
36 x 45.9 x 7.5 厘米 | 14.2 x 18.1 x 3 英吋
查詢
朴昭榮
《海浪之後》
2024年
布面油畫
130 x 90 厘米 | 51.2 x 35.4 英吋
《海浪之後》
2024年
布面油畫
130 x 90 厘米 | 51.2 x 35.4 英吋
查詢
朴昭榮
《我正前往的人生路》
2024年
布面油畫
89 x 130 厘米 | 35 x 51.2 英吋
《我正前往的人生路》
2024年
布面油畫
89 x 130 厘米 | 35 x 51.2 英吋
查詢
朴昭榮
《深海》
2024年
布面油畫
53 x 41 厘米 | 20.9 x 16.1 英吋
《深海》
2024年
布面油畫
53 x 41 厘米 | 20.9 x 16.1 英吋
查詢
朴昭榮
《處女宮》
2022年
布面油畫
50 x 40 厘米 | 19.7 x 15.7 英吋
《處女宮》
2022年
布面油畫
50 x 40 厘米 | 19.7 x 15.7 英吋
查詢
朴昭榮
《遺風》
2024年
布面油畫
50 x 40 厘米 | 19.7 x 15.7 英吋
《遺風》
2024年
布面油畫
50 x 40 厘米 | 19.7 x 15.7 英吋
查詢
朴昭榮
《天空之城》
2023年
布面油畫
53 x 41 厘米 | 20.9 x 16.1 英吋
《天空之城》
2023年
布面油畫
53 x 41 厘米 | 20.9 x 16.1 英吋
查詢
藝術家